目錄
品种分类:台灣夏季花園的熱情成員
说到夏天的花,品种可多了!不是所有花都能扛住台湾夏天的热情(或者说“烤验”更贴切)。我这里重点推荐几位我阳台和院子里表现超顽强、开花超给力的老朋友:
- 日日春(长春花): 这位绝对是劳模!花期超长,从春天一路开到深秋,夏天更是它的主场。花朵不大,但颜色超多,粉红、紫红、白色、混色... 而且超级耐热耐旱,偶尔忘记浇水它也不太会跟你闹脾气(但还是别太常忘)。
- 矮牽牛: 花型像小喇叭,花色超级丰富,单瓣重瓣都有。悬挂起来像瀑布一样,超美!它喜欢阳光,但也需要充足水分,尤其在高温大太阳下,一天不浇水可能就垂头丧气给你看。我有年出差两天没顾上,回来损失惨重... 心痛!
- 太陽花(松叶牡丹): 听名字就知道它多爱太阳!肉质叶片超储水,极度耐旱。花色鲜艳,有单瓣、重瓣,甚至还有花瓣像小玫瑰的品种。太阳越大,它开得越欢,名副其实的夏天的花之王!我特别喜欢收集不同花色的品种,看着它们挤在盆里争艳,心情都好了。
- 繁星花(五星花): 聚伞花序开得像一个个小花球,常见粉色、白色、紫红色。它也是耐热耐旱的选手,花期也很长,而且枝条会自然散开,很适合吊盆或者花坛边缘种植。虫子似乎也比较不爱找它麻烦(至少在我这是这样)。
- 夏堇(蝴蝶花、蓝猪耳): 小巧可爱的花朵,像小蝴蝶停在枝头。花色以蓝紫色系为主,也有白色、粉色。它喜欢高温多湿的环境,非常适合台湾的夏天!需要水分较多,放在半日照或全日照(但要确保水分)的地方都行。它开花很密集,远看一片紫云,很梦幻。
- 馬櫻丹: 生长速度快,开花性强,花色会随着开放时间变化(比如黄色变橙色再变红色),很有趣!吸引蝴蝶蜜蜂的能力一流。全日照环境生长最好。但是!这家伙侵略性有点强,地栽要注意控制范围,盆栽就安心多了。而且有些人对它的叶子气味不太喜欢(我个人觉得还好)。
- 百子蓮(爱情花): 这个比较高挑,夏天会抽出长长的花梗,开出硕大的蓝色、白色或紫色球形花序,非常优雅大气。它喜欢阳光充足,但较耐荫(开花会受影响),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。我试过种在日照不足的角落,结果... 只长叶子不开花,气死!后来挪到阳光宝地,终于给我开花了,成就感满满!
- 朱槿(扶桑): 经典的热带花卉,花朵大而艳丽,品种多到数不清。喜欢充足日照和温暖环境,夏天开不停。需要定期施肥保证开花量。不过,它容易得虫害(蚜虫、粉介壳虫),得经常盯着点。大红大紫的,很有南洋风情。
为了让大家更清楚这些夏天的花的特性差异,我做了张表格比较一下:
品種名稱 | 耐熱性 | 耐旱性 | 需水量 | 主要花色 | 適合位置 | 我的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日日春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☆ | 中低 | 粉、紫、白、混色 | 全日照 | 省心勞模,新手必種! |
矮牽牛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☆☆☆ | 高 | 幾乎所有顏色 | 全日照 | 開爆很美,但超級怕缺水! |
太陽花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★ | 低 | 黃、橘、紅、粉、白、混色 | 全日照 | 耐旱冠軍,曬不死的小強! |
繁星花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★★☆ | 中 | 粉、白、紫紅 | 全日照至半日照 | 病蟲害少,開花持久穩定 |
夏堇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☆☆☆ | 高 | 藍紫、白、粉 | 全日照至半日照(供水足) | 愛濕愛熱,夏天夢幻藍紫擔當 |
馬櫻丹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☆ | 中 | 黃、橘、紅、粉、紫、混色 | 全日照 | 生長快、招蜂蝶,地栽小心變侵略者! |
百子蓮 | ★★★☆☆ | ★★☆☆☆ | 中 | 藍、白、紫 | 全日照至半日照 | 優雅大氣,日照不足不開花,忌悶濕爛根 |
朱槿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☆☆ | 中高 | 紅、粉、黃、橙、白等 | 全日照 | 熱帶風情,花大豔麗,易惹蟲需常巡視 |
形態特徵:辨識這些夏日精靈
每种夏天的花都有自己独特的样子,认清楚了,搭配起来才好看嘛!
* 日日春: 植株不会太高,大概十几到三十几公分吧。叶子是深绿色的椭圆形,小小一片。花呢,一般五瓣,中心颜色比较深,看起来像个小眼睛。花朵直径大概2-3公分,单看普通,但开成一片就很热闹。种子像个小地雷(小心别让它到处播种哦!)。
* 矮牽牛: 枝条会往下垂,所以超适合种在吊盆或者高一点的花架上。叶子有点黏黏的感觉,摸起来毛毛的。花朵像个小喇叭,开口很大,有5瓣。花瓣边缘可能有皱褶或者镶边,变化很多。花心通常颜色不同,形成一个明显的星形图案。种子非常非常小!
* 太陽花: 这个最好认!叶子就是一根根细细圆圆的肉质茎,像松针一样(所以也叫松叶牡丹)。花长在枝条顶端,花瓣薄薄的,有单瓣(像小野菊)、重瓣(像小牡丹)和半重瓣。颜色超鲜艳饱和,早上开,傍晚闭合。种子细小得像灰尘一样。
* 繁星花: 它的小花聚在一起开,像个小花球。每朵小花形状像个小星星(所以叫繁星花嘛!),一般有5个尖尖的花瓣。叶子是对生的,形状是披针形或卵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球直径大概5-7公分,在枝头顶端绽放。
* 夏堇: 植株不高,大概15-30公分,枝条比较软。叶子是卵形或心形的,边缘有钝锯齿。花朵最特别,像个小蝴蝶,上唇瓣比较小,下唇瓣大而开展,通常还有个突出的喉部。颜色主要是梦幻的蓝紫色系,也有白色和粉色点缀。
* 馬櫻丹: 它是小灌木,枝条带点棱角,上面有小刺(小心点哦)。叶子椭圆形,摸起来粗糙,有股特殊气味。小花也是聚成圆球状的花序(头状花序)。最有趣的是花色会变!刚开可能是黄色,慢慢变成橙色、红色,甚至粉色,所以一个花球上常有几种颜色。果实是小核果,成熟时是紫黑色的。
* 百子蓮: 这位是多年生的草本,叶子基生,就是直接从根部抽出来,又宽又长像带子一样(带形叶),质感比较厚实。夏天从叶丛中抽出又高又直的花梗(花莛),顶端开出一个大大的圆球(伞形花序),上面密布几十朵像小喇叭的六瓣星形花。整个花序非常壮观。颜色主要是优雅的蓝色,也有白色和紫色。
* 朱槿: 大型灌木或小乔木(盆栽会控制高度)。叶子是广卵形或心形,边缘有粗锯齿,叶面光亮。花最有特色,很大朵!通常单生在叶腋(就是叶子和茎连接的地方),花型有单瓣、重瓣、半重瓣。花朵中央有长长的雄蕊柱伸出来。花瓣质地比较薄,颜色超级鲜艳,大红大紫大黄都有。花期其实很长,但单朵花通常只开一天。
生長習性:摸清它們的夏日脾氣
想把夏天的花种好,就得知道它们在夏天想要什么。台湾夏天的气候对它们来说,有些是天堂,有些也得小心伺候。
* 陽光: 这个绝对是关键!上面列的这些花,除了百子莲在半日照也能活(但可能不开花或少花),其他几位通通都是陽光愛好者!而且是越晒花越多的那种。至少需要每天直射光4-6小時以上才能开得好。想想看,台湾夏天最不缺的就是阳光了,对吧?所以种的位置一定要挑好,阳台朝南、西晒的地方(虽然人怕晒,花可爱死),或者庭院里没有遮荫的开阔地最好。把它们塞在阴暗角落,那就别怪人家不开花给你看哦!我以前把一盆太阳花忘在阳台角落(光照不足),结果它徒长(就是枝条又细又长),叶子稀疏,一朵花都没开,惨兮兮的。后来挪到阳光C位,立马精神抖擞。
* 溫度: 高温对这些夏天的花来说,基本不是问题。它们在攝氏25-35度的環境生長最旺盛。台湾夏天动辄35度以上,它们大多数都能扛得住(矮牵牛、夏堇、百子莲要特别注意水分)。反而是低温比较麻烦,像是日日春、太阳花、马缨丹这些,天冷了就萎靡不振,甚至冻死(尤其寒流来的时候)。所以它们通常是当一年生草本种,或者冬天要做保护(盆栽可以搬进屋)。百子莲和朱槿比较耐寒些。
* 水分: 这点差异就大了!台湾夏天又热又常有午后雷阵雨,湿度很高。 * 耐旱派: 太阳花绝对是第一名!它的肉质茎叶就是储水罐,十天半个月不浇,顶多状态差点,浇了水又活了。日日春、繁星花、马缨丹也相对耐旱,土干一点再浇问题不大。这些花最怕就是盆土一直濕漉漉,根会烂掉(我有惨痛教训...)。 * 愛水派: 矮牵牛和夏堇就是夏天吃水大戶!尤其盆栽,在大太阳烤晒下,水分蒸发超快。早上浇透水,可能下午土就干了,叶子就蔫了。如果你白天不在家,把它们放在日照稍微没那么强烈(但至少也要半日照)的地方,或者用大一点深一点的盆(储水多些),或者用保水性好点的介质(比如加点椰纤土),会稍微好一点。百子莲也喜欢湿润但绝对怕积水!朱槿需水量中等,干了就浇透。
* 土壤與介質: 一个核心原则:排水要好!台湾夏天暴雨说来就来,盆土如果排水不畅,分分钟烂根给你看。不管是地栽还是盆栽(尤其是盆栽),土壤一定要透气、疏松、不积水。 * 盆栽介質: 我一般用 泥炭土(或椰纖土) + 珍珠石(或蛭石) + 有機堆肥 混合。比例大概是 5:3:2 这样子。珍珠石或蛭石能增加透气排水性,堆肥提供基础肥力。椰纤土比较环保。绝对不要用外面挖的普通园土直接种盆栽,太黏重了,干了硬邦邦,湿了像泥浆,根会闷死的! * 地栽土壤: 如果院子土质不好(太黏),种植前一定要改善。挖个比根团大一圈的坑,混入大量 粗砂、腐熟的樹皮堆肥、有機質(如腐葉土) 。这样能让土壤疏松透气,排水顺畅。种的时候也可以把根团稍微种高一点(覆土不超过原根团高度),利于排水。
* 濕度: 台湾夏天的湿度通常很高,这对大多数夏天的花来说不是问题,甚至像夏堇还挺喜欢的。但高湿加上通风不良,就是病虫害的温床了!这点后面讲病害时会重点说。所以,保持通風超級重要!阳台种植别摆得太密,盆栽之间留点空隙让空气流通。庭院种植也要注意植株间距。
* 溫度: 高温对这些夏天的花来说,基本不是问题。它们在攝氏25-35度的環境生長最旺盛。台湾夏天动辄35度以上,它们大多数都能扛得住(矮牵牛、夏堇、百子莲要特别注意水分)。反而是低温比较麻烦,像是日日春、太阳花、马缨丹这些,天冷了就萎靡不振,甚至冻死(尤其寒流来的时候)。所以它们通常是当一年生草本种,或者冬天要做保护(盆栽可以搬进屋)。百子莲和朱槿比较耐寒些。
* 水分: 这点差异就大了!台湾夏天又热又常有午后雷阵雨,湿度很高。 * 耐旱派: 太阳花绝对是第一名!它的肉质茎叶就是储水罐,十天半个月不浇,顶多状态差点,浇了水又活了。日日春、繁星花、马缨丹也相对耐旱,土干一点再浇问题不大。这些花最怕就是盆土一直濕漉漉,根会烂掉(我有惨痛教训...)。 * 愛水派: 矮牵牛和夏堇就是夏天吃水大戶!尤其盆栽,在大太阳烤晒下,水分蒸发超快。早上浇透水,可能下午土就干了,叶子就蔫了。如果你白天不在家,把它们放在日照稍微没那么强烈(但至少也要半日照)的地方,或者用大一点深一点的盆(储水多些),或者用保水性好点的介质(比如加点椰纤土),会稍微好一点。百子莲也喜欢湿润但绝对怕积水!朱槿需水量中等,干了就浇透。

* 土壤與介質: 一个核心原则:排水要好!台湾夏天暴雨说来就来,盆土如果排水不畅,分分钟烂根给你看。不管是地栽还是盆栽(尤其是盆栽),土壤一定要透气、疏松、不积水。 * 盆栽介質: 我一般用 泥炭土(或椰纖土) + 珍珠石(或蛭石) + 有機堆肥 混合。比例大概是 5:3:2 这样子。珍珠石或蛭石能增加透气排水性,堆肥提供基础肥力。椰纤土比较环保。绝对不要用外面挖的普通园土直接种盆栽,太黏重了,干了硬邦邦,湿了像泥浆,根会闷死的! * 地栽土壤: 如果院子土质不好(太黏),种植前一定要改善。挖个比根团大一圈的坑,混入大量 粗砂、腐熟的樹皮堆肥、有機質(如腐葉土) 。这样能让土壤疏松透气,排水顺畅。种的时候也可以把根团稍微种高一点(覆土不超过原根团高度),利于排水。
* 濕度: 台湾夏天的湿度通常很高,这对大多数夏天的花来说不是问题,甚至像夏堇还挺喜欢的。但高湿加上通风不良,就是病虫害的温床了!这点后面讲病害时会重点说。所以,保持通風超級重要!阳台种植别摆得太密,盆栽之间留点空隙让空气流通。庭院种植也要注意植株间距。
栽培技術:我的夏日養花訣竅(常失敗換來的)
理论知识懂了,实战经验更重要。下面这些是我多年来,成功过也失败过好几次,总结出来的夏天种花关键点:
* 種植時機: * 播種: 如果你想从种子种起,大部分夏天的花(如日日春、矮牵牛、太阳花、夏堇)可以在春天(約3-4月)天氣穩定回暖後播种。种子细小,撒在湿润的育苗土表面就行(不用覆土或覆薄土),保持湿润和温暖(20-25度),发芽很快。小苗长出几片真叶后就可以移栽定植了。太阳花种子细小如尘,播种要特别小心别撒太密。 * 買苗定植: 这是最快速省事的方法!花市、园艺店在4月底到6月会大量供应各种夏天的花的盆栽苗。挑选植株矮壮、叶子翠绿油亮、没有病虫害、带很多花苞(但还没完全盛开)的苗最好。拿回家后,如果苗盆很小,或者根系已经长满盆底,尽快换到比原来大一号或两号的花盆里。地栽的话,选好位置挖好改良过的种植穴再种下去。刚种下去的头几天,注意遮一下中午的烈日(用50%遮光网或者旧报纸之类的),早晚充分浇水,等它们适应新环境、叶子挺起来了(通常一周左右),就可以接受全日照了。
* 澆水管理: 夏天浇水绝对是技术活,也是成败关键!浇多了烂根,浇少了蔫给你看,甚至直接枯死(矮牵牛!说的就是你!)。 * 原則: 「見乾見濕」、「澆則澆透」。简单说,就是土表摸起來乾燥了(大概手指插入土中第一節感覺乾),就可以浇水了。浇水一定要浇到水从盆底大量流出来为止!这样能确保整个根团都吸到水,而不是只湿了表面一点点。只浇半截水,底下的根会干死。 * 時間: 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浇水。避免在中午烈日当头时浇冷水,温差太大会刺激根系,还可能烫伤叶子(水滴像放大镜)。傍晚浇水后,叶子能在一夜之间干燥,减少病害发生。 * 盆栽特別注意: * 檢查盆土重量: 盆土干了会变轻,多拎几次就能感觉出来。这招比单看土表靠谱多了! * 注意盆器材質: 陶盆、素燒盆透氣性好,水分蒸發快,澆水頻率要更高。塑膠盆、釉盆保水性好,澆水間隔可以長一點,但更要小心積水。 * 盆底墊高: 花盆不要直接放在托盘里堵住排水孔!用花盆腳架、磚塊或鵝卵石把盆底墊高,讓多餘的水順利流走,不積在盆底。 * 地栽相對省心: 土壤環境好(排水佳),根系能深入土層找水,澆水頻率可以比盆栽低很多。除非連續高溫乾旱,否則靠雨水通常夠。重點是觀察植株狀態,稍有萎蔫立即澆透。
* 施肥要領: 花一直开,营养消耗很快,夏天追肥很重要,但也不能亂來! * 基礎底肥: 种植前(无论是盆栽换盆还是地栽),在土壤/介质中混入足量的緩釋性長效肥料(如好康多、魔肥)或充分腐熟的有機肥(如雞糞肥、骨粉、堆肥)。这是持续提供基础养分的关键。 * 追肥(開花期間): 在旺盛生长期和开花期(大约4-11月),需要定期补充肥料。 * 種類: 選擇高磷鉀的肥料,能促進開花,讓花色更豔麗。包裝上N-P-K數值(如15-30-15),中間那個磷(P)的數字高的比較好。液態速效肥(如花寶2號、3號)、可溶性的開花肥(如必開花)效果快,適合盆栽。固態的開花肥(如花寶開花粒肥)比較方便,撒在土表澆水就行。 * 頻率與濃度: 切記「薄肥勤施」!夏天高溫,植物根系吸收能力可能下降,太濃的肥很容易造成肥傷(葉子焦枯、根系受損)。液態肥兌水濃度要比包裝說明再稀釋一倍(比如說明寫1克兌1公升水,你就用1克兌2公升水)。頻率大概每7-10天一次。固態肥按說明用量減半使用就好。看到植株狀態不好(比如葉黃、生長停滯)就先停肥。我曾經手賤,給一盆狀態本來就不太好的矮牽牛施了稍濃的肥,結果直接燒苗,整盆報銷... 血的教訓!
* 修剪與摘心: * 摘心促分枝: 对于矮牵牛、日日春、夏堇、繁星花这类草花,在小苗期(約10-15公分高)进行摘心特别重要!用手指或剪刀把植株最頂端的小芽掐掉。這樣做能打破它的頂端優勢,促使它從側面長出更多的新枝條。新枝條長長了還可以繼續摘心。多摘幾次,植株就會變得非常豐滿茂密,將來開花量才會大,不會只有孤零零幾根枝條開花。想想那種爆盆的效果,就是靠前期摘心打下基礎的!我現在看到小苗長到合適高度就手癢想摘心。 * 花後修剪: 開過的花要及時摘除殘花(花謝了,花瓣枯萎了)。這樣做有兩個好處:一是避免植株把養分浪費在結種子上(除非你想留種);二是能保持植株整潔美觀,促進它繼續長出新花苞開花。對於像矮牽牛、日日春這類開花不斷的,經常巡視,隨手掐掉殘花是日常功課。對於朱槿,單朵花開敗就摘掉。對於百子蓮、馬纓丹這類開成花序的,等整個花序的花都開敗了,再從花梗基部剪掉。 * 整形修剪: 如果植株長得有點雜亂,或者某些枝條太長、徒長了,可以在花期進行輕度的修剪,剪掉過長、過密或細弱的枝條,讓株形圓整,通風透光更好。但不要一次剪得太重,以免影響開花。夏天不是大修剪的季節。
* 度夏小技巧: * 遮陽?謹慎! 前面說了,這些花大多愛曬。除非是連續多日的極端高溫(>38度),或者是剛定植、狀態還很弱的苗,否則不建議為了降溫而給它們遮陽。一遮陽就容易導致徒長、開花減少、花色變淡。真熱到不行,可以在中午11點到下午3點這個最熱時段,用30%-50%左右的遮光網稍微擋一下烈日直射,同時加強通風和水分管理。高溫悶熱不通风比單純高溫更可怕! * 盆器選擇: 在炎熱地區慎用黑色或深色的塑料盆!這種盆吸熱超級厲害,盆壁發燙,土壤溫度飆升,會燙傷貼近盆壁的根系。選擇淺色盆(白色、米色、淺陶色)或者透氣性好的素燒陶盆、水泥盆會好很多。或者把深色盆套在一個更大的淺色盆/套盆裡隔熱。 * 地面降溫: 如果是露台或水泥地庭院,地面輻射熱很嚇人。盆栽可以放在木板、塑膠格柵上,避免盆底直接接觸滾燙的地面。地面噴水降溫效果短暫且增加濕度(可能誘發病蟲),要權衡。
* 澆水管理: 夏天浇水绝对是技术活,也是成败关键!浇多了烂根,浇少了蔫给你看,甚至直接枯死(矮牵牛!说的就是你!)。 * 原則: 「見乾見濕」、「澆則澆透」。简单说,就是土表摸起來乾燥了(大概手指插入土中第一節感覺乾),就可以浇水了。浇水一定要浇到水从盆底大量流出来为止!这样能确保整个根团都吸到水,而不是只湿了表面一点点。只浇半截水,底下的根会干死。 * 時間: 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浇水。避免在中午烈日当头时浇冷水,温差太大会刺激根系,还可能烫伤叶子(水滴像放大镜)。傍晚浇水后,叶子能在一夜之间干燥,减少病害发生。 * 盆栽特別注意: * 檢查盆土重量: 盆土干了会变轻,多拎几次就能感觉出来。这招比单看土表靠谱多了! * 注意盆器材質: 陶盆、素燒盆透氣性好,水分蒸發快,澆水頻率要更高。塑膠盆、釉盆保水性好,澆水間隔可以長一點,但更要小心積水。 * 盆底墊高: 花盆不要直接放在托盘里堵住排水孔!用花盆腳架、磚塊或鵝卵石把盆底墊高,讓多餘的水順利流走,不積在盆底。 * 地栽相對省心: 土壤環境好(排水佳),根系能深入土層找水,澆水頻率可以比盆栽低很多。除非連續高溫乾旱,否則靠雨水通常夠。重點是觀察植株狀態,稍有萎蔫立即澆透。
* 施肥要領: 花一直开,营养消耗很快,夏天追肥很重要,但也不能亂來! * 基礎底肥: 种植前(无论是盆栽换盆还是地栽),在土壤/介质中混入足量的緩釋性長效肥料(如好康多、魔肥)或充分腐熟的有機肥(如雞糞肥、骨粉、堆肥)。这是持续提供基础养分的关键。 * 追肥(開花期間): 在旺盛生长期和开花期(大约4-11月),需要定期补充肥料。 * 種類: 選擇高磷鉀的肥料,能促進開花,讓花色更豔麗。包裝上N-P-K數值(如15-30-15),中間那個磷(P)的數字高的比較好。液態速效肥(如花寶2號、3號)、可溶性的開花肥(如必開花)效果快,適合盆栽。固態的開花肥(如花寶開花粒肥)比較方便,撒在土表澆水就行。 * 頻率與濃度: 切記「薄肥勤施」!夏天高溫,植物根系吸收能力可能下降,太濃的肥很容易造成肥傷(葉子焦枯、根系受損)。液態肥兌水濃度要比包裝說明再稀釋一倍(比如說明寫1克兌1公升水,你就用1克兌2公升水)。頻率大概每7-10天一次。固態肥按說明用量減半使用就好。看到植株狀態不好(比如葉黃、生長停滯)就先停肥。我曾經手賤,給一盆狀態本來就不太好的矮牽牛施了稍濃的肥,結果直接燒苗,整盆報銷... 血的教訓!

* 修剪與摘心: * 摘心促分枝: 对于矮牵牛、日日春、夏堇、繁星花这类草花,在小苗期(約10-15公分高)进行摘心特别重要!用手指或剪刀把植株最頂端的小芽掐掉。這樣做能打破它的頂端優勢,促使它從側面長出更多的新枝條。新枝條長長了還可以繼續摘心。多摘幾次,植株就會變得非常豐滿茂密,將來開花量才會大,不會只有孤零零幾根枝條開花。想想那種爆盆的效果,就是靠前期摘心打下基礎的!我現在看到小苗長到合適高度就手癢想摘心。 * 花後修剪: 開過的花要及時摘除殘花(花謝了,花瓣枯萎了)。這樣做有兩個好處:一是避免植株把養分浪費在結種子上(除非你想留種);二是能保持植株整潔美觀,促進它繼續長出新花苞開花。對於像矮牽牛、日日春這類開花不斷的,經常巡視,隨手掐掉殘花是日常功課。對於朱槿,單朵花開敗就摘掉。對於百子蓮、馬纓丹這類開成花序的,等整個花序的花都開敗了,再從花梗基部剪掉。 * 整形修剪: 如果植株長得有點雜亂,或者某些枝條太長、徒長了,可以在花期進行輕度的修剪,剪掉過長、過密或細弱的枝條,讓株形圓整,通風透光更好。但不要一次剪得太重,以免影響開花。夏天不是大修剪的季節。
* 度夏小技巧: * 遮陽?謹慎! 前面說了,這些花大多愛曬。除非是連續多日的極端高溫(>38度),或者是剛定植、狀態還很弱的苗,否則不建議為了降溫而給它們遮陽。一遮陽就容易導致徒長、開花減少、花色變淡。真熱到不行,可以在中午11點到下午3點這個最熱時段,用30%-50%左右的遮光網稍微擋一下烈日直射,同時加強通風和水分管理。高溫悶熱不通风比單純高溫更可怕! * 盆器選擇: 在炎熱地區慎用黑色或深色的塑料盆!這種盆吸熱超級厲害,盆壁發燙,土壤溫度飆升,會燙傷貼近盆壁的根系。選擇淺色盆(白色、米色、淺陶色)或者透氣性好的素燒陶盆、水泥盆會好很多。或者把深色盆套在一個更大的淺色盆/套盆裡隔熱。 * 地面降溫: 如果是露台或水泥地庭院,地面輻射熱很嚇人。盆栽可以放在木板、塑膠格柵上,避免盆底直接接觸滾燙的地面。地面噴水降溫效果短暫且增加濕度(可能誘發病蟲),要權衡。
常見病害:夏日的煩惱與對策
台湾夏天高温潮湿,简直就是病菌和虫子的乐园!夏天的花即使再顽强,也架不住病虫害的侵扰。及时发现和处理很重要!
* 病害: * 白粉病: 超级常见!叶子、嫩茎甚至花蕾上出现一层白色或灰白色的粉狀物(像撒了面粉)。严重时叶片会扭曲变形、发黄脱落。在通風不良、乾濕交替頻繁(比如傍晚浇水,叶子整晚不干)的环境特别容易发生。几乎所有草花都可能受害(矮牵牛、日日春、繁星花、玫瑰等)。 * 預防與處理: 1. 加強通風!通風!通風! 这是最重要的!盆栽别摆太密。 2. 避免傍晚弄湿叶子(尽量早上浇水,或者用尖嘴壶从土面浇,别淋到叶子上)。 3. 及时摘除病叶病枝,减少传染源,丢远点别堆在盆里。 4. 发病初期,可以试试自製環保液:小苏打粉(食用級)1克 + 植物油(如沙拉油)幾滴 + 水1公升,搖勻噴灑葉片正反面(記得先小範圍試試看植物是否敏感)。或者用窄域油、葵無露這類物理性油劑(按說明稀釋)噴灑,油膜能抑制真菌。 5. 如果比较严重,可以使用廣譜性殺菌劑(如撲克拉錳、待克利等,務必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使用,注意安全防護)。
* 灰黴病: 主要在連續陰雨潮濕時發生。受害部位(花朵、嫩葉、枝條頂端)會出現水浸狀的褐色斑點,很快擴大,上面長滿灰色的黴層(孢子)。花朵尤其容易爛掉。矮牵牛、日日春、非洲菊等常见。 * 預防與處理: 1. 首要還是改善通風、降低濕度。 2. 及时摘除残花、病叶病枝,清理盆面落叶落花(这些都是病菌温床)。 3. 避免淋雨(盆栽可以暫時移到避雨處)。 4. 发病后及时喷药,药剂可选择腐絕待克利、快得寧等(嚴格按說明使用)。
* 根腐病/莖腐病: 這是最可怕的殺手之一!通常是因為土壤長期過濕、排水不良、介質不透氣造成的。植株會突然或逐漸萎蔫,澆水也無法恢復。拔出根部一看,原本白色的根系變褐、變黑、軟爛,甚至有臭味(細菌性腐爛常有臭味)。莖基部靠近土表的地方也可能變黑腐爛。百子莲、矮牵牛(浇水不当)、朱槿都可能發生。 * 預防與處理: 1. 重中之重:保證土壤介質排水透氣!嚴格控制澆水! 寧干勿濕! 2. 盆器排水孔要暢通。 3. 發現初期(植株輕微萎蔫,土卻很濕),立即停止澆水,將植株移到通風陰涼處(避開烈日),讓土壤儘快乾燥。如果是盆栽,可以把盆整個拿起來掂掂,很重說明水很多,可以傾斜盆身甚至小心脫盆(別弄散土團)晾根。 4. 如果根系已嚴重腐爛,植株很難救回。可以嘗試剪取健康的頂端枝條進行扦插(但成功率要看情況)。
* 疫病: 也是嚴重病害。葉片或莖部出現深褐色或黑色、邊緣不明顯的水浸狀大病斑,潮濕時病斑上可能有白色黴狀物。擴展迅速,整株可能很快枯死。常在雨後高溫時爆發。矮牵牛、番茄、辣椒等易感。 * 預防與處理: 1. 避免淋雨,避免澆水濺濕葉片。 2. 發現病株立即徹底移除銷毀(別堆肥),避免傳染。 3. 周圍植株預防性噴灑亞磷酸鉀(按說明稀釋,有提升抵抗力作用)或銅劑(如三元硫酸銅)。藥劑防治效果有限,重在預防和早期處理。
* 蟲害: * 蚜蟲: 最常見的討厭鬼!綠色、黑色或棕色的小蟲子,聚集在嫩芽、嫩葉背面、花苞上吸食汁液。會讓葉片捲曲、畸形,還會分泌蜜露(黏黏的),誘發煤煙病(葉片上一層黑黑的)。幾乎所有植物都可能受害。 * 處理: 1. 初期數量少,可以用強力水柱噴掉(小心別噴壞花苞)。 2. 噴灑稀釋的肥皂水(純肥皂絲或沙拉脫,1-2%濃度)或苦楝油(按說明稀釋),重點噴有蟲的部位。 3. 嚴重時可用益達胺、達特南等針對性藥劑(按說明使用,注意安全間隔期及對蜜蜂毒性)。
* 粉介殼蟲: 白色、絮狀、像沾了一小團棉花的小蟲子,貼附在葉背、葉腋、莖稈處吸食汁液。也會分泌蜜露。朱槿、柑桔類特別愛長。 * 處理: 1. 發現零星個體,可以用棉花棒沾酒精(75%)直接點殺。簡單粗暴有效! 2. 噴灑窄域油、礦物油(按說明),油悶死它們。 3. 嚴重時需噴藥(如大滅松、撲滅松等,注意安全)。
* 紅蜘蛛(葉蟎): 不是昆蟲,是蟎類。非常小,需仔細看(或借用放大鏡),主要在葉背活動吸食汁液。被害葉片會出現密密麻麻的黃白色小點點(失綠),嚴重時葉片變黃褐色、乾枯、像火燒過一樣,還能看到細細的蜘蛛網。在高溫乾燥、通風不良環境下爆發迅速。玫瑰、茄子、豆類、瓜類常見,草花也會受害。 * 處理: 1. 增加空氣濕度!經常向葉背噴霧狀水(早上進行,確保葉片能乾燥)能有效抑制紅蜘蛛。 2. 加強通風。 3. 噴灑苦楝油、窄域油(按說明),重點噴葉背。 4. 嚴重時可噴灑專用殺蟎劑(如畢芬寧、芬普尼等,注意藥劑輪換使用,防止抗藥性)。
* 斜紋夜盜蛾/甜菜夜蛾幼蟲: 夏天晚上飛蛾超多,牠們會在植株上產卵,孵化出的綠色或褐色肉蟲(毛毛蟲)食量驚人!會把葉子咬得坑坑洞洞,甚至啃光嫩芽、花朵。太陽花、朱槿、各種蔬菜都深受其害。 * 處理: 1. 晚上打手電筒手動抓蟲!最環保有效。 2. 檢查葉背,發現卵塊(成堆圓形小顆粒)或小幼蟲立即清除。 3. 數量多時,可使用蘇力菌(B.t.)(生物製劑,對鱗翅目幼蟲有效)或克安勃、賜諾特等藥劑(按說明使用)。
* 灰黴病: 主要在連續陰雨潮濕時發生。受害部位(花朵、嫩葉、枝條頂端)會出現水浸狀的褐色斑點,很快擴大,上面長滿灰色的黴層(孢子)。花朵尤其容易爛掉。矮牵牛、日日春、非洲菊等常见。 * 預防與處理: 1. 首要還是改善通風、降低濕度。 2. 及时摘除残花、病叶病枝,清理盆面落叶落花(这些都是病菌温床)。 3. 避免淋雨(盆栽可以暫時移到避雨處)。 4. 发病后及时喷药,药剂可选择腐絕待克利、快得寧等(嚴格按說明使用)。
* 根腐病/莖腐病: 這是最可怕的殺手之一!通常是因為土壤長期過濕、排水不良、介質不透氣造成的。植株會突然或逐漸萎蔫,澆水也無法恢復。拔出根部一看,原本白色的根系變褐、變黑、軟爛,甚至有臭味(細菌性腐爛常有臭味)。莖基部靠近土表的地方也可能變黑腐爛。百子莲、矮牵牛(浇水不当)、朱槿都可能發生。 * 預防與處理: 1. 重中之重:保證土壤介質排水透氣!嚴格控制澆水! 寧干勿濕! 2. 盆器排水孔要暢通。 3. 發現初期(植株輕微萎蔫,土卻很濕),立即停止澆水,將植株移到通風陰涼處(避開烈日),讓土壤儘快乾燥。如果是盆栽,可以把盆整個拿起來掂掂,很重說明水很多,可以傾斜盆身甚至小心脫盆(別弄散土團)晾根。 4. 如果根系已嚴重腐爛,植株很難救回。可以嘗試剪取健康的頂端枝條進行扦插(但成功率要看情況)。
* 疫病: 也是嚴重病害。葉片或莖部出現深褐色或黑色、邊緣不明顯的水浸狀大病斑,潮濕時病斑上可能有白色黴狀物。擴展迅速,整株可能很快枯死。常在雨後高溫時爆發。矮牵牛、番茄、辣椒等易感。 * 預防與處理: 1. 避免淋雨,避免澆水濺濕葉片。 2. 發現病株立即徹底移除銷毀(別堆肥),避免傳染。 3. 周圍植株預防性噴灑亞磷酸鉀(按說明稀釋,有提升抵抗力作用)或銅劑(如三元硫酸銅)。藥劑防治效果有限,重在預防和早期處理。
* 蟲害: * 蚜蟲: 最常見的討厭鬼!綠色、黑色或棕色的小蟲子,聚集在嫩芽、嫩葉背面、花苞上吸食汁液。會讓葉片捲曲、畸形,還會分泌蜜露(黏黏的),誘發煤煙病(葉片上一層黑黑的)。幾乎所有植物都可能受害。 * 處理: 1. 初期數量少,可以用強力水柱噴掉(小心別噴壞花苞)。 2. 噴灑稀釋的肥皂水(純肥皂絲或沙拉脫,1-2%濃度)或苦楝油(按說明稀釋),重點噴有蟲的部位。 3. 嚴重時可用益達胺、達特南等針對性藥劑(按說明使用,注意安全間隔期及對蜜蜂毒性)。
* 粉介殼蟲: 白色、絮狀、像沾了一小團棉花的小蟲子,貼附在葉背、葉腋、莖稈處吸食汁液。也會分泌蜜露。朱槿、柑桔類特別愛長。 * 處理: 1. 發現零星個體,可以用棉花棒沾酒精(75%)直接點殺。簡單粗暴有效! 2. 噴灑窄域油、礦物油(按說明),油悶死它們。 3. 嚴重時需噴藥(如大滅松、撲滅松等,注意安全)。
* 紅蜘蛛(葉蟎): 不是昆蟲,是蟎類。非常小,需仔細看(或借用放大鏡),主要在葉背活動吸食汁液。被害葉片會出現密密麻麻的黃白色小點點(失綠),嚴重時葉片變黃褐色、乾枯、像火燒過一樣,還能看到細細的蜘蛛網。在高溫乾燥、通風不良環境下爆發迅速。玫瑰、茄子、豆類、瓜類常見,草花也會受害。 * 處理: 1. 增加空氣濕度!經常向葉背噴霧狀水(早上進行,確保葉片能乾燥)能有效抑制紅蜘蛛。 2. 加強通風。 3. 噴灑苦楝油、窄域油(按說明),重點噴葉背。 4. 嚴重時可噴灑專用殺蟎劑(如畢芬寧、芬普尼等,注意藥劑輪換使用,防止抗藥性)。
* 斜紋夜盜蛾/甜菜夜蛾幼蟲: 夏天晚上飛蛾超多,牠們會在植株上產卵,孵化出的綠色或褐色肉蟲(毛毛蟲)食量驚人!會把葉子咬得坑坑洞洞,甚至啃光嫩芽、花朵。太陽花、朱槿、各種蔬菜都深受其害。 * 處理: 1. 晚上打手電筒手動抓蟲!最環保有效。 2. 檢查葉背,發現卵塊(成堆圓形小顆粒)或小幼蟲立即清除。 3. 數量多時,可使用蘇力菌(B.t.)(生物製劑,對鱗翅目幼蟲有效)或克安勃、賜諾特等藥劑(按說明使用)。
預防勝於治療!我的防蟲防病心得:
1. 從源頭把關: 買苗時仔細檢查,不買帶病帶蟲的苗回來禍害全家!
2. 強化植株體質: 把前面講的光照、水分、施肥、通風都做好,植物長得健壯,自然抵抗力強。定期噴灑亞磷酸鉀(稀釋1000-1500倍)能提升抗病力。
3. 環境清潔: 及時清除盆內和周圍的落葉、殘花、雜草,減少病蟲躲藏和滋生的地方。
4. 物理隔離: 發現少量病蟲害植株,立即隔離處理,避免擴散。處理完洗乾淨手再碰其他健康植株。
5. 定期巡視: 別偷懶!每天花個幾分鐘仔細看看你的寶貝花兒,特別是葉子背面、嫩芽、莖基部這些地方。早發現早處理,省心省力!等到大爆發就頭痛了。我習慣早上澆水時順便仔細巡一遍。
Q&A:夏天的花疑難雜症快速問答
1. Q:我家的矮牽牛葉子老是垂頭喪氣,明明有澆水啊?怎麼辦? A: 這幾乎是夏天矮牽牛的日常了... 首先確認澆水是否澆透(水從盆底大量流出)?盆土是否真的很輕了才澆?夏天大太陽下,盆栽水分蒸發飛快,很可能早上澆透,下午就乾透了。另外檢查是否根系長滿盆?如果是,換個大點的盆。或者把它移到日照稍弱(但至少有4小時直射光)、避開下午兩三點最烈西曬的地方試試。盆器選深色盆的話,高溫時根系更易發燙受傷,也會導致萎蔫。
2. Q:夏天陽台(西曬)種什麼花最耐曬又耐旱?想種點不用天天澆水的。 A: 首推太陽花(松葉牡丹)!它絕對是西曬陽台的王者!再來是日日春、馬櫻丹(盆栽控制)、繁星花。這些都屬於比較耐旱的夏天的花。當然,剛開始種或者用小花盆的話,還是要觀察土乾狀況適時澆水。選用深一點的盆(儲水多些)、透氣的陶盆或淺色塑膠盆、保水介質比例高一點,都能延長澆水間隔。
3. Q:百子蓮種了好幾年都不開花,葉子倒是長得很茂盛,為什麼? A: 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日照不足!百子蓮雖然耐蔭,但要開花必須有充足的光照(至少半日照以上,全日照開花最佳)。趕緊把它移到陽光更好的地方吧!另外,冬季有沒有適當的低溫刺激花芽分化?盆栽冬季不要放太暖的地方。還有可能是氮肥過多(狂長葉子不開花),開花季節(春夏季)要補充磷鉀肥(開花肥)。植株是否過於擁擠?養了幾年的叢生大苗,可以在秋冬之際(開花後)進行分株,讓每叢有足夠生長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