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佈時間: 更新時間:

氣炸蘿蔔糕:零油煙完美技法與油煎終極對決全攻略


我最近真的太愛研究氣炸鍋料理了,尤其身為一個從小就愛吃港式點心、過年必搶蘿蔔糕的臺灣吃貨,發現「氣炸蘿蔔糕」這個做法後簡直開啟新世界大門!外面餐廳賣的煎蘿蔔糕當然好吃,但油滋滋的,自己在家煎又常搞得廚房油煙滿天飛,手忙腳亂。用氣炸鍋?超級省事,而且效果出乎意料的好!今天就來分享我試過超多次,終於找到的完美「氣炸蘿蔔糕」秘訣,從挑食材到做法,通通不藏私告訴你,保證比你想像的簡單好吃一百倍!相信我,試過一次你就回不去了。

外婆的古早味,我的氣炸新篇章:食譜大公開

講到蘿蔔糕的食譜,網路上真的五花八門,從超簡易的粉漿版到超搞剛的傳統手工磨米漿都有。我不是專業廚師啦,但我真的超愛吃,也喜歡自己動手做。氣炸蘿蔔糕的食譜,我覺得有個重點:不能太濕軟!傳統用來煎的蘿蔔糕,如果水分太多,氣炸出來就容易表面爛爛的,裡面也不夠Q。我失敗過幾次才領悟這點(淚)。 我現在用的這個食譜,其實是改良我外婆的古早味配方。她老人家堅持用再來米泡水磨漿,那個香氣真的沒話說,但...現在誰有時間天天磨米啦!(攤手)後來我發現,用現成的在來米粉(粘米粉)一樣能做出很棒的風味,關鍵在於蘿蔔的處理和粉水的比例。這個比例我調整了超多次,以下是經過氣炸鍋考驗後,我覺得成功率最高、口感最棒的版本:

完美氣炸蘿蔔糕基礎食譜 (約做一條長型模的量):

食材 分量 關鍵處理筆記 為什麼重要?
白蘿蔔 約 1000公克 去皮刨粗絲或切成細條狀 (我後來偏好粗絲,口感較好) 蘿蔔是靈魂!水分和甜度決定成品
在來米粉 約 200公克 一定要選純的在來米粉 (粘米粉) 提供主體結構,讓糕體成型
樹薯粉 約 30公克 (或玉米粉、太白粉替代,但樹薯粉效果最Q) 增加Q彈口感,氣炸後不易散
水 (或高湯) 約 350毫升 用浸泡香菇/蝦米的水或自製高湯更香! 調整濃稠度,增添風味層次
乾香菇 4-5朵 (中型) 泡軟切小丁 (泡的水留用) 香氣擔當!必備
蝦米 約 1大匙 稍微沖洗泡軟切碎 (泡的水留用) 提鮮關鍵,不愛可減量
紅蔥頭 5-6瓣 切末 臺式風味基礎,不可少
油蔥酥 約 1大匙 增加香氣口感 (懶人救星)
白胡椒粉 適量 (約1茶匙) 去腥提味,臺式蘿蔔糕經典味道
約 1.5茶匙 蘿蔔煮過後要試味道再調整! 鹹淡是基本
約 0.5茶匙 提味用,可省略 平衡鹹度,帶出蘿蔔甜
豬油或植物油 少許 炒料、最後拌入粉漿用 增加滑潤口感,香氣更足(用豬油)
阿嬤小撇步: 這個粉量是配合臺灣常見蘿蔔含水量的基礎比例。如果買到的蘿蔔特別多汁,煮蘿蔔絲時出的水要適當倒掉一些,不然粉漿會太稀!反之,蘿蔔比較乾,水量就要微增。氣炸蘿蔔糕要成功,粉漿的濃稠度像漿糊狀就對了,不能像水一樣稀。
對了,有些人喜歡加絞肉或臘腸丁,當然可以!但我個人偏好純素的版本(除了蝦米XD),感覺更能吃出蘿蔔的清甜。想加的話,就在炒香料的步驟一起把肉末或臘腸丁炒熟炒香。

挑對食材,氣炸蘿蔔糕就成功一半!

蘿蔔糕要好吃,食材新鮮度超級重要。蘿蔔絕對是主角中的主角!我跑遍住家附近的市場和超市,發現挑蘿蔔有學問:
  • 重量感: 拿起來沉甸甸的,表示水分足。
  • 表皮光滑: 盡量選表皮光滑、沒有太多鬚根或裂痕的。
  • 蒂頭新鮮: 蒂頭部分看起來要翠綠新鮮(如果是買帶葉的),乾枯發黑就表示放比較久了。
  • 別貪大: 太大的蘿蔔有時容易空心,中等大小(約20-25公分長)的最穩妥。買的時候用手指輕敲,聲音聽起來實心的比較好。
臺灣白蘿蔔產季小知識: 其實臺灣一年四季都有蘿蔔,但秋冬(大約10月到隔年3月)的蘿蔔最為飽滿多汁、甜度最高!這時候做的蘿蔔糕味道特別清甜。夏天買到的蘿蔔,有時候會帶點苦味,挑選要更仔細。
在來米粉 (粘米粉): 千萬別買錯!不是糯米粉哦。我習慣買小包裝、信譽好的品牌。開封後一定要密封好,放陰涼處,受潮結塊會影響效果。樹薯粉也是同樣道理。 乾貨 (香菇、蝦米): 香氣來源!香菇我喜歡選傘蓋厚實、香氣濃鬱的冬菇。蝦米則挑顏色不要太鮮紅(可能染色)、大小適中、聞起來有自然海味沒有刺鼻藥水味的。一次不用買太多,保持乾燥最重要。

氣炸鍋神器登場!零油煙完美做法 Step by Step

材料都備齊了,終於要進入重頭戲:做「氣炸蘿蔔糕」!這個做法真的讓我愛上氣炸鍋,完全擺脫油鍋噴濺的惡夢。

前置作業:蒸熟定型

  1. 炒香餡料: 鍋裡放點豬油(或植物油),先爆香紅蔥頭末到金黃,接著下香菇丁、蝦米碎翻炒,香氣出來後,加入油蔥酥、白胡椒粉、鹽、糖調味。炒好盛起備用。哇,那個香味已經讓人流口水了!
  2. 處理蘿蔔絲: 蘿蔔去皮後,強烈建議用刨刀刨成粗絲(或用刀切細條)。有人說保留部分蘿蔔塊口感更好?我試過,但氣炸後口感不一致,我還是喜歡均勻的粗絲。把蘿蔔絲放入炒鍋中(不用另外放油),加入約100ml的水(或高湯/香菇水/蝦米水),蓋上鍋蓋,中火煮到蘿蔔絲變透明、軟化。記得中間翻炒一下避免黏底。關鍵來了:看蘿蔔出水狀況! 如果湯汁非常多,一定要倒掉一部分,只保留一點點湯汁就好(大約只剩鍋底薄薄一層的感覺)。試一下蘿蔔的軟度和鹹淡,調整鹽量。
  3. 混合粉漿: 在一個大盆裡,混合在來米粉和樹薯粉。把步驟2炒好的香料餡料倒入粉中,稍微拌一下。接著,把煮軟的蘿蔔絲(連同鍋底的少量湯汁)趁熱一口氣倒進粉盆裡! 熱度是糊化的關鍵!
  4. 快手攪拌: 用耐熱刮刀或大湯匙,快速且用力地攪拌!讓熱蘿蔔絲和粉類均勻混合,直到看不見乾粉,呈現非常濃稠、有點半透明的漿糊狀。如果覺得太乾難以拌勻,可以極少量地加入預留的水或高湯(一次加一湯匙)。如果太濕... 嗯,有點麻煩,可以試著補一點點在來米粉,但容易結塊,所以步驟2倒掉多餘水分很重要!
  5. 裝模與蒸熟: 準備好模具(長型吐司模、圓形蛋糕模,或用深一點的耐熱玻璃盒都可以),內壁抹上一層薄薄的油(方便脫模)。將攪拌好的濃稠粉漿倒入模具中,用沾水的刮刀或湯匙背將表面抹平,並稍微用力往下壓實,減少氣泡。
  6. 蒸它! 放入傳統電鍋,外鍋放2~2.5杯水,蒸到開關跳起。或者用蒸籠/大鍋隔水蒸,大火蒸60分鐘左右。用筷子插入蘿蔔糕中心,抽出來沒有沾黏粉漿就是熟了。蒸的時間一定要夠,沒蒸透的蘿蔔糕,氣炸時容易散開!
  7. 完全冷卻: 蒸好的蘿蔔糕務必放涼,最好能冷藏至少一個晚上 (隔夜最佳)!冷卻過程中蘿蔔糕會繼續凝固變硬定型,這是「氣炸蘿蔔糕」能否切成漂亮塊狀、口感Q彈的絕對關鍵。急著切?保證你後悔!我以前就是太心急,結果切下去碎成渣...

氣炸鍋魔法時刻!

  1. 切片與抹油: 隔天,拿出完全冷透定型的蘿蔔糕,脫模。切成你喜歡的厚度,我個人覺得1.5公分左右最剛好,太薄容易焦,太厚內部難熱透。切好的蘿蔔糕片,兩面都輕輕刷或噴上一層薄薄的油。這步驟不能省!油能幫助表層酥脆上色,防止沾黏氣炸鍋網籃。我用噴油罐最方便。
  2. 送入氣炸鍋! 預熱氣炸鍋:200°C / 400°F,預熱5分鐘。把刷好油的蘿蔔糕片平鋪放入氣炸鍋網籃中,不要重疊! 一次不要放太多片,留點空隙讓熱空氣流通。
  3. 氣炸時間與溫度: 這是我測試過N次的心得:
喜歡的口感 氣炸設定 時間 成品特色 翻面?
外酥內軟 200°C / 400°F 8分鐘 表面金黃酥脆,內部保持軟嫩多汁!經典首選 中途翻面
超級酥脆 先200°C / 400°F 炸5分鐘,轉180°C 再炸8-10分鐘 整塊都更乾爽酥香,像餅乾口感 建議翻面
快速懶人 180°C / 360°F 12分鐘 外皮微酥,內部超軟嫩,失敗率最低 可不翻面
我的最愛是第一個設定!溫度時間供參考,每臺氣炸鍋火力不同,最後幾分鐘記得拉出來檢查顏色!
翻面小技巧: 時間到一半(例如第一種設定在第4分鐘時),小心地用夾子或筷子把蘿蔔糕翻面。翻面後繼續炸完剩下的時間。這樣兩面才會一樣漂亮酥脆!不翻面的話,底面通常顏色比較淺。
  1. 享用時刻! 時間到!拉出炸籃,看到那金黃微焦的色澤,口水都要滴下來了。立刻夾出來趁熱吃! 這絕對是「氣炸蘿蔔糕」最美味的時刻。配上你最愛的醬料:傳統蒜蓉醬油膏、甜辣醬,或是單純的醬油加點辣椒,讚啦!

氣炸 vs 油煎 終極對決!

身為一個兩種方法都做過N次的人,真心覺得「氣炸蘿蔔糕」優勢太明顯:
評比專案 氣炸蘿蔔糕 傳統油煎蘿蔔糕 我的真心話
油煙 幾乎沒有! 滿廚房都是 氣炸鍋大勝!不用忍受油煙味,廚房乾淨多了。
用油量 只需薄薄一層刷表面 需倒不少油在鍋中 氣炸鍋省油又健康,罪惡感低很多。
方便度 設定好時間溫度即可 需顧爐火,怕煎焦 氣炸時可以去準備其他東西或擺盤,超適合忙碌的早晨!
口感 外皮酥脆,內裡Q軟 外皮焦香,內裡軟嫩 兩者各有千秋!氣炸的酥比較乾爽均勻,煎的帶點油潤鑊氣香。我個人更愛氣炸的清爽感。
清理難易度 炸籃可拆洗,相對簡單 煎鍋油膩,爐臺周邊易噴濺 氣炸鍋清潔真的輕鬆很多,尤其有洗碗機的話。
健康指數 ★★★★☆ ★★★☆☆ 氣炸鍋用油少很多,感覺負擔比較小。
氣炸蘿蔔糕的酥脆口感,真的會讓人上癮!而且我發現,冷藏過的蘿蔔糕用氣炸鍋復熱效果超級棒,完全不會像微波爐那樣變得濕濕軟軟的,反而能恢復剛炸好的酥脆感(當然時間要縮短一點點)。這點超加分!

失敗經驗談:常見問題Q&A

做了這麼多次氣炸蘿蔔糕,當然也踩過不少雷。以下是新手最容易遇到的問題,我整理出來幫大家避坑:
Q1:為什麼我的氣炸蘿蔔糕表面乾硬,裡面卻還是冷的? A: 八成是切太厚了!或是氣炸鍋溫度設太高,時間又不夠長。解決方法:切薄一點(1-1.5公分),或者降低溫度(改180°C),延長時間(多2-3分鐘)。下次試試看「超級酥脆」的設定,低溫慢炸更能熱透中心。還有,一定要翻面!
Q2:氣炸蘿蔔糕容易散開、不成形怎麼辦? A: 這問題根源通常在「蒸」的階段!可能性:
  1. 蘿蔔糕沒蒸熟透! 中心沒凝固,切下去當然散。筷子插入中心抽出來必須乾淨不沾黏。
  2. 粉漿水分太多! 煮蘿蔔絲時出的水沒倒掉,或者額外加太多水/高湯,導致粉漿太稀。記住,混合後要是濃稠漿糊狀!
  3. 沒有完全冷卻!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! 熱的蘿蔔糕內部結構鬆散,絕對切不了。乖乖冷藏過夜再切。
  4. 在來米粉品質或比例問題。 確保粉類新鮮,比例不能亂改(尤其不能減少粉量)。
Q3:氣炸出來的蘿蔔糕口感太乾怎麼辦? A: 幾個可能原因和對策:
  • 切太薄 & 炸過頭: 薄片很容易炸乾。切厚一點點(1.5公分),並縮短炸的時間或稍微降低溫度。
  • 蘿蔔本身水分少: 挑選時注意要選沉甸甸的蘿蔔。下次做粉漿時,可以稍微多保留一點煮蘿蔔的湯汁。
  • 氣炸溫度過高 / 時間過長: 試著用180°C炸12分鐘看看(懶人設定),或採用「外酥內軟」的設定(200°C炸8分鐘)。
  • 沒抹油: 表面刷薄油能形成保護層,鎖住內部水分。這個步驟不要省!
  • 粉類比例失衡: 樹薯粉放太多也會導致口感偏硬Q。按食譜比例比較穩妥。
氣炸蘿蔔糕真的不難,重點就是前面蒸的步驟要紮實,蘿蔔處理好、粉漿比例對、蒸熟蒸透、冰夠久。後面氣炸的部分,只要掌握好溫度和時間,加上記得刷油、翻面,成功率幾乎是百分百!自從學會這招,我家冰箱冷凍庫隨時都備著幾塊自製蘿蔔糕,早餐、點心、宵夜,隨時想吃就拿幾片出來氣炸,五分鐘搞定熱騰騰、香噴噴的臺式美味。真心推薦大家試試看這個「氣炸蘿蔔糕」的做法,絕對顛覆你對氣炸鍋和蘿蔔糕的想像!有什麼問題也歡迎問我,一起交流啊!

Q&A 氣炸蘿蔔糕小教室

Q:氣炸蘿蔔糕可以冷凍儲存嗎?要怎麼加熱?
A: 當然可以!蒸好並完全冷卻的蘿蔔糕(整塊),用保鮮膜緊緊包好,再放入密封袋或保鮮盒中,冷凍可以放1-2個月。要吃的時候不用解凍,直接切成片,刷點油,用氣炸鍋200°C 炸10-12分鐘(視厚度調整),中途記得翻面!效果一樣酥脆好吃。
Q:沒有樹薯粉,可以用什麼代替?
A: 可以的!最推薦用玉米粉(粟粉),效果很接近。太白粉也可以,但成品口感會稍微偏軟、偏透明一點點,不像樹薯粉那麼Q彈。如果都沒有,就全部用在來米粉,但口感會比較「粉」一點,沒那麼紮實Q彈。建議還是買包樹薯粉(地瓜粉),很常用。
Q:氣炸蘿蔔糕一定要刷油嗎?用橄欖油可以嗎?
A: 強烈建議要刷! 薄薄一層就可以了。油能幫助傳熱均勻,讓表面快速產生美拉德反應(就是酥脆焦香的來源),防止沾黏,成品色澤也更漂亮。用橄欖油當然可以(選耐高溫的純橄欖油),但傳統用豬油或一般沙拉油,香氣會更接近古早味。我自己常用噴霧式的葵花油或葡萄籽油,方便控制油量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