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第一次在巴黎街角咬下那口可頌的震撼嗎?酥脆外皮像落雪般簌簌掉下,內裡是蜂蜜般的金黃與醉人的奶油香氣,那蜂窩組織簡直是藝術品!回臺灣後遍尋不著同樣滋味,我這麵粉控毅然決定捲起袖子自己來。結果?哈,頭兩年簡直是災難現場——硬得像磚頭、扁塌沒層次、奶油漏光光… 廚房煙霧警報都響過幾回(鄰居大概快被我煩死)。但我這倔脾氣就是不認輸,最後硬是摸透了讓麵團飛舞的魔法。
經典法式可頌做法
食譜
這份食譜我稱它為「黃金比例」,經過無數次失敗調整出來的基礎款,成功率最高。重點在於控制溫度與時間,急不得。
食材
千萬別小看食材選擇,這直接決定風味層次:
食材 | 品牌/型別推薦 | 關鍵作用 | 用量 (約做8個) |
---|---|---|---|
高筋麵粉 | 日本鳥越製粉「鐵塔」 | 支撐完美蜂窩結構 | 250g |
冰水 | 過濾冷水 | 控制麵團溫度 | 125ml |
細砂糖 | 臺糖特砂 | 幫助發酵&輕微焦化 | 25g |
海鹽 | 法國鹽之花 | 平衡甜味&提升風味層次 | 5g |
速發酵母 | 法國燕子牌 (金色包裝) | 穩定發酵關鍵! | 8g |
無鹽發酵奶油 | 法國ÉCHIRÉ AOP | 香氣靈魂!層次感來源 | 140g (裹入用) |
全脂牛奶 | 高大牧場 | 增加柔軟度&淡淡乳香 | 25ml |
雞蛋 | 石安牧場動福蛋 | 增加蛋香&色澤 | 1顆 (約50g) |
做法
- 麵團基礎製作: 先把高粉、砂糖、鹽倒進攪拌盆稍微混勻。酵母撒在冰水裡融化(不能直接接觸鹽!)。把酵母水、牛奶、打散的蛋液(留一點最後刷表面)倒進粉類,慢速攪到成團看不見粉就好,絕對不要出筋!(麵團摸起來粗糙是正常的)麵團整圓放密封盒,冷藏鬆弛至少8小時,最好隔夜。讓麵筋自然形成,後續才好擀開。這時間跑去追劇最剛好。
- 奶油磚準備: 把裹入用的發酵奶油切成片,鋪在烘焙紙上拼成約15cm x 15cm正方形。蓋上另一張紙,用擀麵棍溫柔地敲打、擀平成一塊厚度均勻的奶油片(約1.5-2cm厚),放冷藏備用。奶油狀態要跟麵團硬度接近,太軟太硬都不行。
- 關鍵包油與折疊: 隔天取出鬆弛好的麵團,擀開成比奶油片大一圈的正方形(約奶油片1.5倍大)。把冰涼的奶油片放中間,四個角落的麵團往中間拉,像信封一樣緊緊包覆奶油,介面處捏緊別漏油。接著開始第一次折疊—三折法:把包好油的麵團擀成長方形(約50cm長 x 20cm寬),像折信紙一樣將麵團兩邊往中間折疊(左折1/3,右折1/3蓋上去)。完成後轉90度(讓開口在側邊),整塊包好放回冷藏冰至少30分鐘降溫鬆弛。重複這個「擀開→三折→冷藏鬆弛」的過程總共3次。每次折疊都要確保麵團夠冰、奶油沒融化,動作要快且輕柔。折疊過程奶油分佈愈均勻,層次就愈漂亮!這個「可頌做法」的靈魂步驟,需要耐心。
- 整形與最終發酵: 最後一次折疊完成冷藏後,將麵團擀開成一個長約45cm、寬約25cm、厚度約0.4cm的大長方形。用尺和滾輪刀切成底邊約10cm、高約25cm的等腰三角形(尖端要尖!)。拿起一個三角形,從底邊輕輕拉長一點(幫助層次展開),然後從底邊開始往尖端輕鬆地捲起,不用捲太緊,尾端尖角壓在底部。捲好的可頌放在鋪了烘焙紙的烤盤上,稍微整形彎成新月狀,彼此間留足夠空間膨脹。表面輕輕刷上預留的蛋液(純蛋液或加點牛奶調稀都可)。放在溫暖(約26-28°C)、無風的地方進行最終發酵,直到體積變約1.5-2倍大,輕輕按壓會緩慢回彈(這過程約需1.5-2.5小時,要有耐心!千萬不要發過頭會沒層次)。
- 烘烤與出爐: 發酵完成前15分鐘預熱烤箱,務必確保溫度足夠高!家用烤箱至少要達到200°C。入爐前再刷一層薄薄的蛋液。送入烤箱中層,立刻噴一點水霧製造蒸汽(或用烤盤放熱水置於烤箱下層)。先以200°C烤約10分鐘讓層次爆發定型,再降溫至180°C烤約10-15分鐘,直到呈現誘人的深金褐色。出爐!立刻移到網架上放涼。那滋滋作響的聲音和香氣,絕對值得所有等待。這個經典「可頌做法」追求的就是層次分明與純粹奶香。
創意變化:巧克力杏仁可頌做法
食譜
玩膩了原味?巧克力加堅果的組合永遠不敗!這個變化款在卷製時加入餡料,風味更濃鬱。
食材
- 上述經典可頌麵團 1份 (已完成3次折疊)
- 苦甜巧克力豆 (55-70%):約80g (切小塊或直接用耐烤豆)
- 杏仁角:約50g (稍微烘烤過更香)
- 杏仁奶油餡 (可選):奶油50g + 糖粉50g + 杏仁粉50g + 雞蛋1顆打勻
- 表面裝飾:糖粉適量
做法
- 擀開與鋪料: 取出完成3次折疊冷藏好的麵團,擀成同樣長方形薄片(約0.4cm厚)。均勻撒上切碎的苦甜巧克力豆和烘烤過的杏仁角。用手掌輕輕按壓,讓餡料稍微嵌入麵皮。
- 卷製與發酵: 同樣切成等腰三角形。這次在卷之前,可以在底邊抹上薄薄一層杏仁奶油餡(如果喜歡更濕潤濃鬱的口感)。接著同樣從底邊往尖端輕鬆捲起。整形後放烤盤上進行最終發酵(條件同經典款)。
- 烘烤與裝飾: 發酵完成刷蛋液,入爐烘烤(溫度時間同經典款)。出爐移到網架放涼後,表面篩上厚厚一層糖粉。咬開是層層巧克力與杏仁的驚喜,配黑咖啡一絕!這個「可頌做法」的變化,讓早餐充滿幸福感。
零失敗關鍵與血淚教訓
玩了幾年麵團,我整理出新手最容易翻車的點:
- 奶油融化漏油: 環境太熱或操作太慢!冷氣開強、檯面鋪冰袋、動作要快狠準。萬一奶油漏了?趕緊冷藏補救,層次會打折但還能吃。
- 發酵過度或不足: 最終發酵是靈魂!寧可慢點也不要過頭。發不足烤出來像死麵,發過頭層次會消失變麵包。學會看狀態(1.5-2倍大,輕按慢回彈)比掐時間重要。
- 層次不明顯/扁塌:
- 折疊次數不足或奶油分佈不均。
- 擀壓時太用力把層次壓死。
- 烤箱溫度不夠高,無法瞬間爆發定型。務必預熱充分!
- 烤盤擠得太密,膨脹空間不足。
- 外焦內不熟: 烤箱溫度不準或烤盤位置不對。建議用烤箱溫度計確認實際爐溫。降溫後段如果上色太快,可蓋鋁箔紙。
常用奶油等級實戰評比表
品牌 | 型別 | 香氣濃度 | 操作性 | 成品層次 | 價格 | 個人評語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法國 ÉCHIRÉ AOP | 無鹽發酵奶油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★★★ | $$$$ | 香氣無敵,層次優秀,口袋夠深就選它! |
法國 Président | 無鹽發酵奶油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☆ | $$$ | 超市好買,香氣足操作穩定,CP值高 |
法國 Isigny | 無鹽發酵奶油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★★☆ | $$$ | 帶點堅果香,風味特殊,操作也不錯 |
安佳 無鹽奶油 | 一般奶油 | ★★☆☆☆ | ★★★☆☆ | ★★☆☆☆ | $$ | 香氣較平淡,層次勉強,救急用 |
某牌 人造奶油 | 人造奶油 | ★☆☆☆☆ | ★☆☆☆☆ | ★☆☆☆☆ | $ | 千萬別試!完全無法做出層次,味道也奇怪! |
我的私房小撇步
- 溫控是王道: 麵團、奶油、操作環境全程保持低溫(約16-18°C最理想)。夏天開冷氣+鋪冰袋是必須!
- 擀壓要輕柔: 用長的擀麵棍,從中心往四個角溫柔地推開,別硬壓死。發現回縮嚴重就是麵筋太緊,放回冷藏鬆弛!
- 折疊介面方向: 每次折疊後,記得轉90度再擀開,讓層次均勻發展。
- 發酵看狀態: 最終發酵寧可稍微不足(還能烤時爆發一點),也絕對不要過頭!過頭就沒救了。
- 蒸汽助膨脹: 入爐噴水或加熱水盤製造蒸汽,幫助麵團前幾分鐘完美膨脹開出層次。
- 放涼才好吃: 出爐至少放涼20-30分鐘再吃!熱氣未散盡口感會偏軟韌,涼了才酥脆。
Q&A 可頌疑難雜症一次解
A:這問題超多人問!我的土炮方法:
1. 烤箱發酵法: 烤箱開燈(不開加熱),旁邊放一杯熱水增加濕氣,關上門。溫度計確認內部溫度約26-28°C。水冷了要換。
2. 保麗龍箱法: 找個大保麗龍箱,放入烤盤和一大杯熱水,蓋緊蓋子。保溫效果不錯。
3. 室內溫暖角落: 找個家中最溫暖、無風吹的角落(如廚房流理臺邊)。重點是觀察狀態(變1.5-2倍大,輕按慢回彈)比死守時間重要!環境冷就多等半小時到一小時。
A:層次黏在一起(俗稱「死層」)原因很多,不只折疊次數:
• 奶油融化了! 操作環境太熱或動作太慢,奶油融化滲入麵團,層次就黏死。冷氣開強、檯面鋪冰袋是基本。
• 擀壓太暴力! 用力過猛把層次壓實了。擀的時候要溫柔,感覺有阻力就停手,放回冰箱鬆弛10-15分鐘再繼續。
• 發酵過頭! 最終發酵太久,麵筋支撐力不夠,進爐膨脹時層次結構崩塌,烤出來就變麵包。嚴格看發酵狀態。
• 烤箱「爆發力」不足! 前段爐溫不夠高(200°C是基本),無法讓麵團裡的水蒸氣瞬間膨脹撐開層次。務必預熱充分!折疊3次通常是夠的,重點是奶油分佈均勻和操作過程奶油保持固態。
A:當然有!這就是我最愛的「隔夜冷藏發酵法」小秘訣:
1. 完成所有折疊步驟(3次折疊完成),擀開整形捲好後,表面輕輕刷蛋液。
2. 把卷好的可頌生胚放入烤盤,不進行最終發酵,直接蓋好或整個烤盤套上大塑膠袋密封。
3. 放入冰箱冷藏層(約4°C)。
4. 隔天早上取出,直接放在室溫回溫約30-60分鐘(視室溫而定),同時預熱烤箱。等可頌生胚看起來明顯變大、變輕盈(約1.5倍),輕按緩慢回彈,就可以刷第二層蛋液入爐烘烤了!
這個方法不僅省時,據說冷藏長時間發酵還能帶來更細緻的風味呢!完美解決早餐想吃熱呼呼可頌的夢想。